患者,女,32岁,因“”头晕伴头痛7+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晕,活动后加重,平静时可缓解,伴阵发性头部胀痛,时感恶心、干呕,偶感心悸,无视物模糊,无视物旋转,无黑朦,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腹泻,无便血、血尿等症,患者自行服用中成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明显缓解。期间患者症状时有发作,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完善颅脑CT(2023-06-06 我院):小脑蚓部巨大占位,脑膜瘤?脑积水。门诊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收入院。
入院后行MRI
MRI T1WITI提示等T1信号巨大中线占位病变(箭头所示),挤压四脑室底;
MRI T2WITI提示等T2信号位于四脑室(箭头所示),质地硬韧。
MRI冠状位增强提示:肿瘤向上突破天幕进入幕上(蓝色箭头所示);
MRI矢状位增强提示:肿瘤向前进入四脑室底、脑干背侧(黄色箭头);并梗阻中脑导水管(红色箭头),造成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进入颈1椎管(黑色箭头)。
患者入院后即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同时完善各种术前检查。
上两图为本例手术入路解剖(摘自Albert L. Rhoton,Jr.,M.D.), 可见入路上丰富的动静脉。
手术切口及枕角穿刺。
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进行手术切除术。因患者存在小脑扁桃体下疝,颈部不能过伸过曲,是以在麻醉及体位摆放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这一点。考虑颅压较高,无法通过腰穿或者闭塞的枕大池释放脑脊液减压,先予侧脑室枕角穿刺置管缓慢释放脑脊液减压。严格沿后正中切口入路,铣刀成形骨瓣,并咬除部分骨质,上至横窦上方以显露横窦,下至枕大孔后缘,并切开硬膜至颈1后弓上缘。肿瘤基底位于天幕,质地很硬。采用一边断基底一边分块切除的方式,严格沿蛛网膜界面操作,以保护脑组织;因脑肿瘤巨大,部分过路动脉粘附在瘤璧上难以剥离,此种情况下须在包膜内操作将部分包膜留下以保留血管,仍可全切肿瘤。在显微镜下仔细操作,过路动脉和大的引流静脉均要保留,接近四脑室底要谨慎操作,保护好四脑室底。最后将天幕的肿瘤基底一并切除,并适当扩大切除范围争取达到Simpson I级切除,这会极大降低肿瘤复发率。因天幕对脑组织的“衬垫”作用,天幕范围不宜切除过大,周围可以多加烧灼。此时也要注意幕上的神经血管结构不要损伤,切除部分天幕后可见枕叶底面走行的大脑后动脉以及在肿瘤和天幕前缘走行的滑车神经。
上两图(摘自Albert L. Rhoton,Jr.,M.D.)可见天幕上丰富的静脉湖或静脉窦。
术毕留下的巨大空腔,一定要关闭硬膜前注满盐水,尽量做到“水密缝合”硬膜,以维持后颅窝在一定压力。术区不置引流,骨瓣复位并骨浆修补成型缺失的颅骨,保留侧脑室引流管,每天引流量可以程控不超过150ml-200ml。
术后CT复查满意,可见枕角内脑室引流管。
术后一周(枕角引流管夹闭后1天)增强MRI可见肿瘤全切未见残留,脑积水消失。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